茶葉評審檢驗工程師
好酒靠勾兌,好茶靠拼配,“鳳”牌滇紅茶之所以能幾十年保持穩定的口感,得益于有強大的拼配團隊。
茶葉工程師
干看外形,濕看內質,六級十二等,憑著16歲入行,接替父輩的傳承,靠經驗,靠標準,他用39年時間練就一身“穩、準、快、細、嚴、實”的評茶絕技,他就是云南滇紅集團高級審評師趙增慶。趙增慶于1979年10月參加工作,時至今日,趙增慶仍然不遺余力地在為所有“鳳”牌產品消費者進行著茶葉的辨別。在“鳳”牌滇紅茶葉質量審評的法則里,標準重于一切。趙增慶懷著對茶葉的熱愛,在幾十年的工作里尋找著審評茶葉的靈感。嫩度、凈度、條索、色澤,每一步的評級都很關鍵。茶葉的嫩度要看芽頭多少、葉質老嫩和條索的光潤度,條索主要看干茶外形,色澤看茶葉的顏色和光澤,凈度看茶葉中是否含梗、末或者其它非茶類的雜質。在趙增慶眼中,外形烏黑油潤、條索緊結完整、內質湯色紅艷明亮、香氣持久、滋味醇和、葉底明亮的才是好茶。趙增慶用嚴謹的態度,科學的方法為“鳳”牌茶葉把好入口關,把一切不合格的毛茶阻擋在云南滇紅集團的門外,從源頭上保證了鳳牌茶葉的品質。
拼配主管
陳躍寶同志出生于茶葉世家,1982參加工作至今,他一直奮戰在云南滇紅集團茶葉生產一線,陳躍寶同志先后從事茶葉初制、精制加工技術工作,現從事茶葉拼配工作。源于對茶的熱愛,陳躍寶同志兢兢業業的工作著,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,他掌握了精湛的加工技藝,嫻熟的茶葉拼配技能,他把畢生所學運用到產品拼配上,確保了“鳳”牌滇紅的產品質量穩定,保證了“鳳”牌滇紅的產品從干茶外形到內質湯色,再到口感的始終如一。陳躍寶平時為人比較謙和,但在拼配過程中,他嚴謹、科學,一絲不茍是他的作風寫照。他堅決執行“鳳”牌滇紅產品拼配操作規程,傳承“鳳”牌傳統拼配工藝,為集團的產品品質穩定把好關,站好崗,筑牢“鳳”牌產品出廠前的最后一道防線,保障了消費者的“茶杯”安全。
茶葉工程師
從1991年入職至今一直在滇紅集團茶科院不間斷地從事茶樹良種選育、繁育和栽培、名優茶研發、高端特色產品的生產加工。長期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,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,奠定了茶葉研究與開發的堅實基礎。繼承和掌握了“滇紅茶傳統制作技藝”這一核心技術,能夠帶領團隊進行名優茶初制生產關鍵技術攻關。
2006年參與研發生產的“經典58”,2007-2008年獲臨滄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;2009年榮獲第八屆“中茶杯”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;2010年成為滇紅集團首個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單品;2015年在電商購物狂歡節中,“鳳牌經典58”獲紅茶類單品銷售冠軍,成為云南滇紅集團名優紅茶暢銷新產品。
2007年參與的《茶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 》獲2007-2008年度臨滄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; 2011年參與的《茶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應用》獲臨滄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;2012年2月,帶領滇紅集團試驗小組成員到斯里蘭卡開展工夫紅茶試制試驗,取得圓滿成功;2015年參與的《紅茶加工數控技術與推廣》獲2017年度云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。
20多年來,參與滇紅集團高端茶產品“中國紅”、“高原紅”、“金針”、“金曲”、“太華美人”、“經典58”、“小罐金芽”等新產品研發生產,發揮了重要作用;生產技藝為滇紅品牌建設奠定了物質和文化基礎;茶葉科學技術研究、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的持續開展,為提升滇紅茶走向國際化作出了貢獻。
茶葉助理工程師
2009年3月入職公司開始學習茶樹培育、茶葉栽培及綜合管理技術,負責茶科院后勤管理、綜合管理、茶園種植管理工作。2010年參與探索實踐茶園“冬季重修剪或臺刈,春季留養茶樹,夏秋季采優質茶提高茶園效益”取得成功;2011年提出茶園常規防蟲技術與生物防蟲技術相結合措施,改善茶園生長環境;2013年建立茶園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模式,推行“以茶養茶”良性生產狀態,確保公司核心產品原料供給。2014參與茶科院自主設計自動發酵室,并進行對比試驗,為統一和規范滇紅茶制作工藝,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提供技術支撐。2016年提出茶園管理應從提質增效、優化成本方向打造,初步建立茶科院茶園病蟲害防治體系,主要從水資源布控、病蟲害防治過程控制及優化藥物的選擇等進行打造。2017年重點從茶樹修剪進行整個茶園管理系統優化,同時配合肥培管理及病蟲害管理進行深入探索。
總結發表了《淺述鳳慶群體種茶園機采技術應用》及《鳳慶群體種茶園機采茶葉分級加工試驗研究》論文。2012年轉變工作思路,理順茶科院綜合管理,努力打造窗口形象。因工作表現突出,成績優秀,被評為2012年優秀員工獎。